三位高考文科状元成功秘诀 成功始于坚持 -尊龙人生就是博官网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10-04-23 已有 人阅读
嘉宾no.1
张军,2009年高考河南文科状元。毕业于新郑一中分校,高考成绩裸分648分,现就读于清华大学法学院。“当一个人真正想要开始做一件事情时,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嘉宾no.2
余萧桓,2009年高考广西贵港市文科状元。毕业于平南县中学,高考成绩裸分620分,现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天道酬勤,地不亏人。”
嘉宾no.3
张盖伦,2008年高考湖北黄石市文科状元。毕业于黄石二中,高考成绩裸分609分,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紧要关头不放弃,绝望就会变成希望。”
为成功而改变
求学:大概每一个备战高考的学子都会经历这么一个阶段,就是在一段持续的时间里,感觉自己学习热情不高,效率不高,成绩停滞不前甚至不断下滑。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
萧桓:我也曾经有过这种情况。大约是秋冬交际的时候,天气在慢慢变凉,自己的情绪也仿佛随着天气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消沉起来。日子开始变得杂乱而无序,自己写的计划老是没能够完成,拿起书来总会莫名地心烦,那些本来不是很难的题目做起来也感觉力不从心,上课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走神:总之,生活和学习的节奏都完全被打乱了。
当一测的成绩出来的时候,看着那张已不是一眼就能找到自己名字的排名表,我开始有点慌张了。而真正到了二测,自己已经到了真正的谷底的时候,失望与阴郁的乌云布满了我的天空。我开始看不到方向,看不到未来,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开始担心自己是否足够勇敢去承担高考的失利。 张军:其实,如果真正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总结。通常到了年底,不管你是不是那种善于、乐于反思的学生,都要对年前的学业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这时候会发现很多学习方法上的问题,也包括思维方式、时间安排、心态调整等等,这都是平时察觉不到的。
当然,下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一一去解决,常常要颠覆原先的习惯。改变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如果把我们的计划方案拿出来和结果作一个对比会发现,最终实现程度并不十分理想。不过就我自己的了解而言,还是有做得不错的同学。我想有些途径是可以拿来参考的,比如说和各位任课教师建立一对一的辅导关系,有疑问多约老师探讨一下,多考虑他们的建议,这种方式很有实用性、针对性,如果觉得实施难度比较大的话,也可以成立学习小组之类的,甚至同桌两个人就足够了,便于直接交流和校正,其实主要目的在于互相督促和鼓励,增强成效。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有没有制定出细化的步骤,最后都不一定能十全十美地完成,千万不能急功近利,整个高考复习阶段基本上都很强调“做一点是一点”。彻底粉碎过去不合适的方法,这是无法逃避的课题。设想一般是很有挑战性的,至于做不做,自主权在你这里,没办法,没人可以替你决定。时间有限,要效率就必须有大力度,但前提是你分清了自己哪些做法是科学的,哪些想法有问题,最好和老师有个沟通,慎重评估一下转换的风险,不要盲目、草率地修改自己的经验。 盖伦:对于“改变”,我也赞成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同学本身成绩就很不错,也找到了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他在新的一年要做的,就是继续稳扎稳打,按照既定的路线走下去。虽然我们说“新年新气象”,但有些好的东西我们也是必须保留的。特别是现在离高考只有半年的时间,贸然对学习方法进行大的变动可能会得不偿失。
然而,对那些在高三上学期没有找到状态的同学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改变”。我们班上曾经有个男生,学习特别刻苦,但是成绩一直平平。他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力没有用到刀刃”上。他习惯用熬夜的方式来延长学习时间,但熬夜的直接后果就是他在应该上课听讲的时候一直昏睡,无法集中注意力。我是坚决不提倡熬夜的。“开夜车”本身就是一种“没效率”的表现:为什么别人可以在白天完成的事情你一定要拖到晚上完成呢?所以,在这个除旧迎新的日子里,同学们可以好好的检查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一些影响到正常学习的坏习惯。虽然说刻苦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刻苦并不等于单纯地延长学习时间。在我看来,高质量有效率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刻苦。
求学:学习中随着复习时间的延长和复习难度的增加,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越来越糊涂,学习效率大大降低,甚至产生“今不如昔”的停止感和倒退感,其实这就是众所周知的“高原现象”。听了三位过来人的话,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了,高原反应其实是高三备考的常态,你们现在经历的正是这些过来人曾经经历的,只是他们没有逃避,而是“直面惨淡的人生”,从而成为了“真的勇士”。问题的关键在于,在高原反应的时候,你如何面对。用老莎的话说就是“to 变 or not to 变,这是一个问题”。
成功始于坚持
考试越来越近了,可随着复习的进行,才发现原来我什么都不会!我不知道以前的复习都干了点什么,做题能做对的寥寥无几、看书也是看一会儿就不想再继续了……看阅读理解单词不认识,题做不对,唉,这可是我最拿手的英语啊……这几天状态一直不好、我想放弃了……也许和大学无缘了……——《求学》读者来信
求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影片叫《当幸福来敲门》?里面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加德纳是一个聪明的推销员,他勤奋肯干努力,却总没办法让家里过上好日子。妻子终究因为不能忍受养家糊口的压力,离开了加德纳,只留下他和5岁的儿子相依为命。事业失败穷途潦倒,还成为了单亲爸爸,加德纳的银行账户里甚至只剩下了21块钱,因为没钱付房租,他和儿子被撵出了公寓。他们夜晚无家可归,就睡在收容所、地铁站、公共浴室等一切可以暂且栖身的空地;白天没钱吃饭,就排队领救济,吃着勉强裹腹的食物。为了儿子的幸福,加德纳咬紧牙关重新振作,处处向机会敲门,并毛遂自荐进入一家证券公司工作,从最底层的员工做起。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投资家。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让加德纳坚持下去的原因,除了儿子,还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只要今天够努力,幸福明天会来临。
萧桓:是的,套用温总理的一句话说就是,在面对困境的时候,信念比黄金更宝贵。对于高三的考生来说,在高三这种高强度的复习状态下,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很多人都会坚持不下来。拿我自己来说,是梦想和责任让我能够如此勇敢而无畏地坚持了下来。心中那个不灭的梦想时刻指引着我前进;而肩上的那份对家人和自己的承诺和责任,更加让我不敢轻言放弃。
大概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日子里,突然感觉自己又有点力不从心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有了一种头脑乱糟糟的感觉——坐在在闷热又拥挤的教室里,漫无目的地翻着书本。所有的知识都那么乱那么繁杂,不懂的东西好像越来越多,而时间却在一天天减少,自己好像又回到了之前那种麻木的状态。但是在那天的日记里,我狠狠地把自己骂了一通,然后告诉自己在最后关头一定不能放弃,一定要坚持……接下来的日子很平静,这种平静也一直延续到了高考。
考完文综的那天,雨刚停,连空气也还是湿漉漉的。一走出考场,班主任就问,感觉怎样,我很平静地回答,不知道,差不多吧。平时不苟言笑的班主任笑了。直到今天,依然很坚定地相信:努力,就会有希望! 张军:你知道在这个敏感度很高的时期,考生会比较容易否定自己,我也经常会说想放弃之类的话,这些东西几乎充斥着我们每天的生活,所有人都见怪不怪了。因为实际上没有人真的就这么做了。大家似乎都患上了考前强迫症,非要这么发泄两句,于是学校就得开班会、座谈会、动员大会……这样我们就又把满满的自信和雄心给表现出来。我想是由于复习过程太枯燥,非要制造出来点动静不可,这大概也是几个同学抱怨起来产生共鸣也能让人苏醒的原因吧。
就像长跑一样,除了划定短期目标以外,还是有其他方式可以让自己保持状态的。我记得班主任常担心大家初来时信誓旦旦,满腔热情,到最后锐气会越来越少,但我本人是个例外。我对事很多时候很冷静,很幸运高考在“很多时候”之列,一开始还不知所以然,就不会很狂热,只是一种尝试的态度,到学得差不多,进入角色之后,才会慢慢产生点激情来,谈不上被消磨掉。这样匀速跑下去,到有把握的地方再冲刺,最后只是机械地奔跑了,也就根本无所谓坚持与放弃。因此,调整好心情的温度对坚持好理想的状态是很有帮助的。
盖伦:其实说来搞笑,我在高三时用来激励自己的话,是从一部偶像剧的台词拿过来的。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叫《王子变青蛙》,那段时间还是相当走红的。当时男女主角同时掉进了一个洞穴,女主角颓然认为自己出不去了,而男主角就对她说:“紧要关头不放弃,绝望就会变成希望。”女主角就问:“那什么时候是紧要关头呢?”男主角说:“在你想放弃的每一刻都是紧要关头。”其实高考复习也是这样。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成绩总是稳定,总有发挥失常的时候,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往往再坚持一下,可能黎明的大幕就拉开了。
我自己对“坚持”这个词也算颇有感触。毕竟在高三下学期我的成绩在低谷徘徊了近两个月。怎么说呢,“坚持”并不一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比如说,我已经习惯了每天6点半起床24点睡觉,其实大家从我的作息时间也可以看的出来我并不是特别拼命学习的那一类人,那我每天按照这个时间作息就不是一种痛苦。同理,如果做题和背书已经一种习惯,那这种坚持就只是一种顺理成章。
高三的时候,我是真的觉得获得知识的感觉特别快乐。当你终于弄懂了一个地理光照图,当你终于背下来了一条铁路线,当你可以流畅地复述某一历史事件,你会真的觉得这条知识已经成为你自己的了,这种感觉是非常奇妙的——你是实实在在地感到自己在提高。尽管这种提高可能并不能够立刻反映在成绩上。